00
倒计时/ 天

忆我的父亲——熊大仁

发布时间: 2025-04-16 10:51浏览量:

我父亲熊大仁,是一位著名的生物学家和水产教育家,长期从事水产教育工作,他还是一位国内外享有盛名的珍珠养殖专家,长期研究珍珠养殖及珍珠养殖教学,他培养的从事珍珠养殖弟子可谓是遍天下。

如今,在父亲诞辰一百周年之际,我追忆往事,非常怀念和敬仰他。父亲一生爱国,1937 年抗日战争爆发,父亲反对日本侵略行径,毅然离日回国任教,目的是培养更多的人才,使国家强盛起来。

国民党统治时期,他反对国民党迫害爱国学生,曾服毒以示反抗,最后得以成功。在文理学院任教时国民党迫害学生,他又一次站在正义的行列,并且把被迫害的学生转到其他大学就读,这些学生均为共产党员。

1949年广州解放,父亲保卫光华医学院,解放军进城时又把学校大门外的一堵墙拆去以迎接解放军,帮助解决军队的住宿、饮食问题,还带着军队进驻到周边单位,并把自己家中的炊事用具都拿出来给部队用,表示一片爱心。当时,光华医学院院长张勇斌邀我父亲一同去香港任职,但我父亲为了保卫光华医学院坚决拒绝,表现了其强烈的爱国热情。

父亲不畏困难,对我的影响很大,1960年省委决定兴办广东水产专科学校,我父亲二话没说带着家属到了偏僻的珠海唐家湾,克服了重重困难,完成了组建工作,为学校做出了重大的贡献。可至此,他还马不停蹄地日夜操劳,勤奋工作,再度组建水产学院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1979年水产学院也组建成功。

我的父亲还是一位很有名望的老教育家,几十年来他忠诚于教育事业,在多所高等院校任教,并进行科研工作,曾任复旦大学副教授,广东省文理学院教授兼生物系主任,中山大学师范学院生物系主任,光华医学院教务长及教授、系主任等,历任中山医学院生物系主任,暨南大学水产系主任,湛江水产专科学校副校长、湛江水产学院院长。在这些院校里进行科研和教学工作都卓有成效。

从1958年至1981年,我父亲对珍珠养殖的研究贡献特别大。1958年他不仅从事珍珠养殖的教学,还带学生到珍珠场进行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,使理论与生产紧密结合起来。当时,北海珍珠场只是养殖珠贝,从而获取天然小珠,并没有进行插核,父亲带领学生用锉刀锉成珠核,到首饰店打造工具,然后运用课堂授课的知识进行人工插核,并且把知识传授给了珍珠场的技术员,一起进行插核,成功地培育出中国首批人工有核海水珍珠。

1965年,熊大仁、梁慧芳夫妇与儿子熊光渠(左1)在湛江霞山海滨大道合影


父亲随后又在多个珍珠场办了养殖培训班,培养了不少海水珍珠养殖技术人员,帮助宝安、海康等地建场并给予养殖技术指导,也同样培育出了海水珍珠。

1962年,在广东水产专科学校,父亲又组建了淡水珍珠研究室,父亲把小片插入淡水河蚌养殖珍珠的技术传授给吴教东、何筱结等老师,领导养殖工作得以成功,但育珠期较长,父亲又用PVP处理小片后插入珠贝,结果大大缩短了育珠期,原三年收珠现在只用一年,而且珠层达到商品珠的标准。从此不但培育出淡水有核珍珠,也能用小片插入贝体培育出淡水无核珍珠。

此后,父亲又设想做佛像珍珠和各种各样形状的付壳珠,为了使生产的珍珠有统一的标准,最后父亲还研究了珍珠的标准,使生产的珍珠达到标准化。此项科研成果在全国水年会上宣读并得奖。我的父亲成了真正的珍珠专家和人工珍珠创始人,得到国家的认可,并作为专家在《中国大百科全书》、《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》、《中国农业百科全书》、《中国科技资料》、《湛江文史资料》上介绍。就这样我的父亲的功绩就永载史册,更为后人所知。

熊大仁教授参加广东省五届人大一次代表会议留影


我父亲的一生是光明磊落的一生,是爱国的一生,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生。他热爱党,热爱人民,热爱社会主义,对待工作严肃认真,极端负责,克己奉公,把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我国的建设,他高尚的情操永远值得我学习和敬仰。

由于父亲为党和人民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,党和人民也给予了他不少的荣誉。父亲曾任多项社会工作,担任国家科委水产组成员,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委员,中国水产学会副理事长,广东省水产学会副理事长,湛江市人民政府科学技术顾问成员,湛江市科协主席,湛江市水产学会理事长。建国以来,先后被评选为广州市一、二、三、五届人民代表,政协广东省第一、二届委员,广东省第三、四、五届人民代表,湛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。虽然父亲在社会上有那么多的荣誉,但他始终保持对人热情帮助,生活朴素的作风,对工作极端负责和开拓创新的精神,他为水产教育事业和珍珠养殖事业战斗到生命最后一刻,在此诞辰一百周年之际,让我更加怀念我亲爱的父亲。


注:图文来自熊大仁之子熊光渠在熊大仁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时撰写的文章《忆我的父亲——熊大仁》


下一条:中国四大家鱼全人工繁殖之父——钟麟

关闭